数字化专题: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牵翼云 3958 2021-06-29 10:10

  • 编者按:

    “十四五”规划,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检验检测行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被视为国家质量提升、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服务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也是检验检测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本期专题策划刊出“实验室数字化转型发展”,对实验室数字化的背景、意义、方法路径及建设经验等加以总结提炼,并结合具体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经验交流,共同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摘要:

    本文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系统分析了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数字化的新机遇。同时,也探讨了实验室数字化面临的挑战,并从数字化监管、数字化标准以及数字化服务供给三个方面提供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检验检测行业 数字化监管 数字化标准 数字化服务供给


    “十四五”规划第5篇以“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为题,强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1]。检验检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行业本身,是提升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对于政府和监管部门,是提升监管效率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对于企业与公众,则意味着更加值得信任和便利的检测结果。


    一、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1. 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数字化已经对检验检测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检验检测机构对于数字化系统的认识程度、依赖程度和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疫情前后,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数字化转型早,有效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利用数字技术“在线化、无接触、可追溯”的特性,提升了检测服务的水平,如手机下单委托、网络支付、快递送样、检测过程实时查询、自主下载电子报告等,显著提升服务体验,促进检验检测业务提质增效。

    2. 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检验检测行业是一个基于数据的特殊服务行业,检验检测机构的产品是数据。然而,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数字化整体水平仍偏低,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数字化程度较低

    目前,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系统的普及程度比较低,以上海市检验检测行业2020年调研结果为例,上海市1175家检验检测机构中,544家不同程度地应用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仅有简单的OA或文件管理功能,28%已经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但大部分功能仍然停留在业务留痕等比较基础的层面。能够通过系统完成结果报告自动生成的仅占17.9%。以上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更低。

    (2)数据采集质量差

    检验检测行业的特点是数据采集量大,来源众多、关系复杂。但检验检测行业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尚较为落后,相当多的机构仍然依靠手工录入采集数据。即使从仪器端采集的数据,也有可能在传输、处理、存储等环节受到外来因素影响,从而降低数据本身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信程度。

    (3)数据对接难度高

    由于机构间、仪器间、系统间、地域等不兼容,不但单个实验室需要对接大量不同的仪器接口,不同机构间的数据更加难以互联互通。

    (4)数据利用能力弱

    目前绝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都是以纸质版或电子文件等非结构化形式保存。其中的数据难以进行归类、提炼和挖掘,分析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检验检测机构

    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数字化是提升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疫情过后,检验检测机构对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更深刻,态度更坚决。越来越多的机构认识到数字化对于业务模式创新、服务效率提升的重要意义。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技术,能够追溯数据产生的环境、设备、人员、方法条件,减少人为干预,还原检测数据产生的场景,从而极大地提升数据的可信度。

    2. 行政监管部门

    对于行政监管部门,数字化是提升监管效率的重要举措和抓手。从数字化监管角度,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数据溯源功能, 有利于监管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检验检测报告溯源查询过程数据和原始数据,为数字化监管提供依据和抓手。

    3. 企业与公众

    对于企业和公众,数字化意味着更加值得信任和便利的检测结果。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与公众不仅能够获得检验检测机构为服务方提供的检验检测报告,还可获得相应的数据分析服务。依托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与公众获得值得信任的检测数据,真正让客户为“信任”买单。


    三、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面临挑战

    1. 标准体系不健全,关键环节缺乏标准

    检验检测机构数字化缺乏标准化工作的引领。数字化领域大量使用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但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实验室数字化的国家标准,仅有部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权威性不足,实际使用率较低。缺少数字化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要求、数字化实验室的成熟度评估模型、数据传输统一接口等标准,已成为制约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瓶颈。

    2. 投入成本高,效果可预见性差

    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功并可借鉴的经验较少,服务方的水平和资质参差不齐。建设过程占用检测机构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开发的周期以年为单位,甚至出现无法上线等局面。即使上线了,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调试和试运行,对正常开展的业务带来影响。

    目前,绝大部分国内数字化实验室平台软件开发商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由于缺少对行业的深入认识,造成与对检验检测机构沟通困难,业务或管理需求无法在开发中理解和实现。导致各机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差距明显,成效不尽相同。

    3. 政府层面缺少对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的基础要求不明确

    检验检测行业缺乏对本行业信息化系统和数据使用的通用基础要求。行业的日常监管,如CMA/CNAS评审中,虽有少量相关要求,但由于缺少统一可操作的核查方法,实际无法起到对系统开展外部监管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检验检测机构无法提供所使用的系统有效的符合性证明;行业专家无法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开展统一评价。


    四、对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强化“ 数字化监管” 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政策精神的指引下,应着力加强检验检测行业的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出台行业信息化系统和数据使用的规范性文件,促进监管方式从结果监管向过程监管延伸,真正发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要求,将检验检测行业的数据用好、管好,建立行业公信力,通过数据这个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同时,建议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台针对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规划。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国家、区域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出台相应的支持鼓励政策,提升企业与民众的获得感。

    2. 推进数字化实验室标准体系建设

    应及早开展数字化实验室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形成数字化实验室标准体系架构。依托于统一的标准,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将有可能在行业层面实现数据的联通,和基于保密、脱敏的透明化,甚至有可能实现数据层面的联通, 颠覆目前检测数据监管、追溯,真伪鉴别的方式,显著减少“假报告、假数据”的生存空间。

    对检验检测机构而言,比较迫切的是数字化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实验室的成熟度评估模型等标准。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团体标准《数字化实验室 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要求》已于2020年12月出台。对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检测机构而言,都有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标准化支持引领新技术领域创新的良好实践。

    3. 提升数字化转型和服务供给能力

    检验检测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由管理层牵头、全员参与的数字化组织架构,从战略角度考虑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构建符合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求的组织架构与人才发展体系,并根据数字化目标和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分步建设、资源保障、人员能力提升方案。同时,检验检测行业急需专业的数字化服务供给能力。相关服务方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检验检测的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尤其解决好,检测行业与IT技术的边缘融合、数据接口、知识结构化等“卡脖子”问题。


    五、小结

    当前检验检测行业正面临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的关键变革期。

    从政府和行业监管层面,应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 实现检验检测行业在各个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及检测检测工作的数据治理、智慧监管,释放数字技术对检验检测技术发展、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对检测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检验检测机构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必由之路。归根结底,需要深刻洞悉数字化带来的优势和潜力,结合自身能力提升需求,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作者单位:陈雷 张茂帆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刘慧伟 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质量与认证》杂志